• 首页
  • 新疆要闻
  • 兵团要闻
  • 观新疆
  • 营商环境
  • 发展改革动态
  • 重点项目
  • 旅游兴疆
  • 市县动态
  • 师团动态
  • 援疆
  • 金融财经
  • 企业观察
logo 新疆要闻
  • 中宏网新疆首页 >
  • 新疆要闻 >
  • 正文

国际陆港区:释放物流枢纽效能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08-30 10:16:46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m_0b56c4042224eaa3874beb7d720b568e.jpg

  8月14日,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正面吊起重机吊装集装箱。(全媒体记者 陈岩 摄)

  “天山号”品牌班列舱位公布后,最快一次6秒就被全部预订;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龙门吊平均2分钟完成一个集装箱吊装,最快2个多小时装好一趟班列;货物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后,一般24小时内就能完成手续办理和班列装车工作,最快35个小时就能到达周边国家……

  这是国际陆港区交出的效率答卷,在这些“陆港速度”的背后,一项项举措释放着物流枢纽效能,持续推动着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作为新疆国际陆港体系双向开放的核心枢纽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统筹全疆商贸物流和对外开放优势资源,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推动国内外交通物流互联互通、功能平台互动互补、经济产业协调联动发展。

  品牌班列发运效率持续提升

  走进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日用百货、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在这里集结后装箱,再吊装上中欧班列。

  8月29日,随着一列乌鲁木齐—哈萨克斯坦方向中欧班列从集结中心鸣笛启程,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开行超过350列。

  “天山号”品牌班列从开行之初的每周2列,到如今“天天班”的常态化开行,推动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发运量占到全疆总发运量约40%,截至目前,“天山号”品牌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超过30万吨。

  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乌鲁木齐奋力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五大中心”建设,不断深化互联互通,织密经贸网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

  作为新疆“天山号”班列组织运营单位,今年,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公司)搭建并投入使用“新疆陆港天山号”微信小程序和“新智港”新疆国际陆港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平台,为客户提供班列订舱、费用查询、交易结算等一体化服务。

  “现在‘天山号’品牌班列的身影不仅出现在中亚五国,欧洲国家也有它的身影。”国际陆港公司班列事业部综合规划主管早扎说,客户只需提供一份委托书,或发一封邮件,就能通过“新智港”平台为客户提供班列订舱、费用查询、交易结算等一体化服务。目前的中欧班列舱位已预订至半个月后,最快的一次,发布舱位6秒后,全部被预订。

  今年3月“天山号”首趟全程时刻表班列开行,由乌鲁木齐首发经霍尔果斯出境,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仅用35个小时,运行时间较普通中欧班列压缩60%以上。

  “我们每天都有货品通过‘天山号’班列发运,平均每个月发运200个集装箱。”新疆鸿运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张倩倩说,自从有了“天山号”班列,发运货品更加稳定,发运时效也更有保障。

  如今,“天山号”品牌班列的货品种类也在增加,6月以来,数百辆国产汽车在国际陆港区完成集结,分批次搭乘“天山号”班列驶向周边国家。

  公路运输带来更多便利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新疆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陆港区“集货、建园、聚产业、强物流”的能力逐步提升,公路运输的优势也在逐步体现。

  作为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集团集装箱运输部物流专员,努尔兰·白山经常来乌鲁木齐出差。今年以来,他所在的公司与中国市场保持着每月参与30趟中欧(中亚)班列的贸易往来。随着国际陆港区推进的外籍车辆“通关一体化”模式报关,他经常来国际陆港区对接业务。

  努尔兰·白山说,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后,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国家的车辆可直接进入中国拉运货物,对企业来说,物流更加便捷,提高了效率和来往的频次。

  8月14日,全国第二个经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在国际陆港区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揭牌成立。这是继今年5月26日全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后,经IRU认证的全国第二个TIR集结中心。

  传统运输方式很难实现“门到门”跨多国运输,每次出关、入关都要经历申报查验、吊装换车等繁琐程序。但TIR能做到一次申报、一车到底、一证直达,对促进贸易发展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际陆港区持续优化物流组织服务,先后实现全国首单“跨境电商(9610)+TIR”的成功发运,中蒙俄沿亚洲公路网4号线(AH4)国际道路运输、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TIR过境直达运输在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始发。

  今年,国际陆港区还成功组织“软篷施封”模式试点应用,将中方传统的国际道路运输集装箱箱体改造为软篷箱体,制定国内首个软篷车团体标准,解决我国内陆国际公路运输企业现有模式运载货物较少、单位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减少约20%的单位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物流时效。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钟荷花说,国际陆港区还将围绕增强国内国际大通道功能,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班列组织、公路运输及多式联运“一单制”等创新的物流模式,提升陆港枢纽的整体物流组织效能。在公路业务拓展方面,还将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通关便利化水平。

  多式联运推动产业聚集

  正如“陆港区”这一形象称谓,乌鲁木齐这座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借助综合立体交通网,还将河港、海港“搬到”天山脚下,从亚欧大陆腹地挺进向西开放前沿。

  今年6月,新疆重庆携手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联运班列,从国际陆港区集结中心驶出,班列将经由重庆发往东南亚国家,打通了中亚、新疆经重庆“南向出海”新路径。

  陆海新通道运营新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龙说,今年,国际陆港区持续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新疆特色产品出疆、出口,并针对不同货物的特点,形成了集装箱班列、铁路篷车运输、冷链卡班等多种运输模式,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产地组货集结、内外贸混编运输等创新举措。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一条黄金大道,能够把原先的物流体系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带动经贸额,通过经贸额带动沿线的产业。

  物流背后是贸易,贸易背后是产业,更多“新疆好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架设了一条机遇共享、发展共赢贸易新通道。

  一家从事外贸和番茄酱出口的企业负责人说,今年4月,乌鲁木齐到意大利萨莱诺铁海联运中欧班列开行,为新疆番茄酱的出口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该趟班列总用时25天左右,比之前的海运节省一半时间,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降低了1/6。

  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依托国际陆港区的区位优势和中欧班列便捷通道,将在乌鲁木齐生产的重卡车辆出口到中亚国家,还吸引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零部件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相关企业在国际陆港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

  国际陆港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等产业进行布局,现有企业4000余家,其中商贸物流类企业占比约70%。依托中欧班列等物流服务,带动外向型生产加工制造等实体产业发展。

  钟荷花说,围绕服务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发展,国际陆港区将依托“班列+”发展模式,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围绕向西出口市场,推动加工制造产业落地。还将主动与央企国企沟通合作,结合新疆本地资源及区位优势,发挥外向型功能平台作用,推动公路港、临港产业园、粮油交易中心、铁路快件中心、冷链物流等项目运营,逐步形成特定行业的人才、资金、贸易、货物集聚发展,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全媒体记者 唐红梅)

  公路运输

  ●8月14日,全国第二个经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在国际陆港区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揭牌成立

  ●这是继今年5月26日全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后,经IRU认证的全国第二个TIR集结中心

  产业布局

  ●国际陆港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等产业进行布局

  ●现有企业4000余家,其中商贸物流类企业占比约70%

  品牌班列

  ●“天山号”品牌班列从开行之初的每周2列发展到如今“天天班”的常态化开行

  ●推动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发运量占到全疆总发运量约40%

  ●截至目前,“天山号”品牌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超过30万吨

原标题:国际陆港区 释放物流枢纽效能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素材源:胡佳妮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