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新疆10月15日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吐鲁番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支撑。近年来,吐鲁番市围绕“七大产业集群”18条重点产业链,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上求突破、在培养激发创新活力上出实招、在推进科技合作上再加力、在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上下真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21年的10家增长至2023年的30家;促成5家酒庄企业与9家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长期合作;建立院地合作、湘吐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工作机制……如今,全市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已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源泉竞相涌流
今年9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申报的“新疆气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在自治区科技厅成功获批。该公司气举采油一级工程师方志刚介绍,气举具有灵活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国内排水采气主体技术。该项目的获批,为吐鲁番乃至全疆油气资源高质量勘探开发提供了科技支撑。
该项目的获批是全市聚焦“七大产业集群”18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推进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2023年10月,全市高标准、高规格召开科技创新大会,紧密结合吐鲁番实际,出台《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实施方案,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撑引领作用。
针对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全市找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发力点,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争取和储备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立项科技计划项目61项,市财政支持资金1236万元;争取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58项,获得支持资金2445万元;实施科技援疆项目12项,援疆资金支持480万元。
随着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相继制定出台了《吐鲁番市市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吐鲁番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吐鲁番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全市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
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由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牵头,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新疆大学、新疆工程学院联合申报的“新疆煤电盐一体化产业腐蚀防护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获自治区科技厅审批。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祝存恩表示,该项目通过企业与疆内高校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建立了一套新疆煤电盐一体化产业腐蚀特征提取、腐蚀机理分析、腐蚀剩余寿命预测分析系统,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吐鲁番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挥了平台优势。
在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解车间工人在巡检。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木塔力甫 摄
创新平台是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集聚人才的“强磁场”。近年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全市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此,全市不断强化创新平台的政策激励,打造“政策洼地”,确保各级财政科技支出的稳定增长,并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奖补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同时,不断加大与湖南省的科技创新合作力度。通过建立湘吐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机制,推动“组团式”援疆向科技领域拓展,双方在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产学研协同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9月,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申报的“新疆有机硅功能分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厅认定,标志着全市实现了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在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新疆有机硅功能分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李彦强 摄
“公司目前正处于科技赋能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基于该背景下,在自治区科技厅及市县两级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申报了该项目。”合盛硅业(鄯善)有限公司新疆有机硅功能分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占栋说,实验室建成后,将加大有机硅下游硅材料的开发与转化,促进硅化工产业的高附加值、高质量低碳发展,推动新疆主导特色硅化工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带动新疆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绿色转化。
2023年以来,全市积极响应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聚焦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以“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面转变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精准、高效的服务。
为强化科技项目的储备与实施,全市积极探索建立科技项目库,稳步推进自治区和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项目申报培训班,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和储备科技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全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登记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1家。
为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能力,市科技局领导干部主动包联科技型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全流程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助力企业增强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燃” 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7月31日,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新疆创新创业大赛(吐鲁番赛区)暨第八届吐鲁番市创新创业大赛在双城宾馆举办,来自全市的29家企业代表参赛。新疆睿疆科技生物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延辉说:“我们这次带来的项目是临床应用及创新,希望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全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构建“产业+平台+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具有吐鲁番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全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贡献科技力量,进一步营造了统筹推进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围。
在聚焦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方面,全市多领域打造“科技+”示范,运用现代科技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特派员积极服务当地农业企业,通过结对帮扶、共同研发、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途径,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传统农业生产环节,解决了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技术、市场脱节问题。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帮助农民掌握了实用技术,强化了科技观念,真正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增收之路。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一个个项目、一串串数字背后折射着市委、市政府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的科学谋划,浸润着全市广大科技战线工作者付出的心血与汗水。相信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持续驱动下,一定会不断涌起创新浪潮,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李彦强 木塔力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