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新疆11月28日电 寒冬时节,九师白杨市团结农场设施农业种植基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大棚内生机盎然,西红柿、茄子、芹菜、叶菜类等蔬菜长势喜人,火龙果、水果西红柿、红肉苹果等水果陆续成熟,香气扑鼻,种植户们忙着打理、采摘、分拣、装运、销售。
种植大棚果蔬不受季节限制,土地四季“生金”,且投入少、周期快。近年来,九师白杨市团结农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做好服务,探索建立“农业+采摘+旅游+生产”模式,让设施果蔬产业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这两天,团结农场三连职工魏洪军家的红肉苹果“红火上市”,吸引了周边很多游客前来采摘。魏洪军和大棚“打交道”20余年,今年,他除了种植有机蔬菜,还种植了火龙果、葡萄、枇杷、无花果、水果西红柿等反季节水果。
“一共种了21座大棚,有20多种果蔬,按照目前销售情况,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魏洪军说,师市、团场、连队积极引导我们做好设施大棚生产管理,大力推广熊蜂授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果蔬嫁接技术等,如今,种出来的果蔬不仅品相好,口感更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今年,团结农场积极引导发展电子商务,运用抖音直播平台,主播走进大棚,带网友近距离观察果蔬的生长环境和绿色种植的过程,品尝最新鲜的特色大棚水果,大力宣传团场、连队的特色农产品,助力种植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师市共有设施大棚8743座,占地1.2万亩,年产果蔬量8.1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单棚纯利润在15000元至25000元,特色采摘大棚单棚纯利润可达3万元左右。
小雪已过,九师白杨市冬小麦已全部出苗,正是抓好冬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一六六团七连职工沈学群去年种植的160亩冬小麦喜获丰收,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如今为了保障种植的100多亩冬小麦稳产、增产,邀请连队书记刘伟和农技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麦情,促管理。
九师白杨市突出抓好种植业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76.35万亩,完成下达任务的103.2%。通过系列举措,预计可实现粮食总产43万吨。
11月22日,九师白杨市组织常规种植作物专班成员,深入各团场连队对冬小麦种植情况进行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并进行越冬技术指导。
今年冬季,截至目前还未降大中雪,冬小麦没有及时盖上“冬暖被”,有不同程度的受冻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专班成员及时给出解决办法。“这种就要少浇水,以防止冻苗”。常规种植作物专班组长范守杰说。
九师白杨市大力实施农业良种工程,抓好特色产业。成功获批兵团级现代产农业(种业)业园,加工产能由4.5万吨提升至7.5万吨。引进制种企业16家,落实制种面积14.12万亩(地方2.66万亩),玉米制种面积连续两年翻一番,预计实现产值3.55亿元。2023年定植各类设施作物7100座,预计生产果蔬8.1万吨,同比增长3.97%;实现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6.7%。
九师白杨市努力推动产业发展,引育龙头企业,制定《第九师白杨市实施产业发展“链长制、链主制”工作方案》,突出抓好粮油、果蔬、制糖、制酱、农业服务业等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2023年兵团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长至10家。
近两年,一六四团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新疆九天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阳光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团场投资3.8亿元,建成种子加工生产线,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保驾护航。
“经过几年运行,一六四团制种产业呈现出‘基地做优、企业做强、品牌做亮、产业做精’的良好发展态势,助力九师白杨市打造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现代制种基地。”一六四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窦建说。
九师白杨市还发挥合作社纽带作用,加强品牌打造,荣获欧盟GAP认证和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团场3个,注册“张三姐”“美椒果蔬”等设施农产品商标13个,通过线上线下将“戈壁记忆”“佩优棘”等21个沙棘精深加工品牌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销售额达到1.8亿元。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纵览九师白杨市,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画卷,正在垦区大地的山水间徐徐展开。(图文 第九师白杨市融媒体中心 苟汇敏 胡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