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生产力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彰显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所在。近年来,新疆以《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指引,着力推进一批营商环境牵引性、关键性、标志性改革,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构建了市场机制有效、政府保障到位的营商环境,全力培育和保护经营主体,促进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量之“进”。如今的新疆正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成为投资者竞相奔赴、扎根筑梦的热土。新疆各级政府积极作为,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各类企业也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产业活力竞相迸发。
这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
这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让办事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这里,市场环境日益公平有序,激发着无限的创新与竞争活力;
这里,法治保障坚实有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
……
“营商环境优在新疆”,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新疆努力践行的生动写照。中宏网将深入探究新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效,展示这片土地上的无限潜力与活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璀璨前景。
中宏网讯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博州工业经济以亮眼姿态强势开局——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4%,位居全疆第二。这份成绩单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未来又将如何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4月23日,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博州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孟雷,探寻工业经济提速发展的深层逻辑。
问:一季度亮眼成绩令人瞩目,能否介绍今年博州工业经济发展态势与目标?
孟雷:今年以来,州工信局锚定目标,以“开门红”冲刺全年“满堂彩”。聚焦“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六大产业”为根基,全力培育“量质齐升”新动能。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开门红”,全年目标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交出高分答卷。
问:博州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哪些?
孟雷:我们将重点打造四大产业增长极:一是建设西北铜基产业高地。依托现有20万吨铜加工产业基础,用好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政策,推动6万吨再生铜等项目投产,全力构建百亿级铜基材料产业集群。二是提升农副产品加工能级。擦亮“精河枸杞”“赛里木湖冷水鱼”“天莱香牛”等特色品牌,推进20万锭缝纫线、20万锭纺纱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百万锭纺织产能,让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加快铜、钼、钨等金属矿“探转采”进程,推动采选冶一体化发展,确保100万吨多金属选矿等项目早日投产。四是打造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在现有25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基础上,加快推进300万千瓦新增装机并网,同步推动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落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问:如何保障这些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孟雷:我们将精准施策,通过四项举措护航目标任务落地。稳增长,强化要素保障。落实领导包联企业机制,深入一线解决企业生产难题,提振市场信心;强支撑,加速项目建设。紧盯54个在建工业项目,全程跟进协调,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提质效,驱动创新升级。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调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博阿精”区域产业联动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博州正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奋力书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能。(博州党委宣传部 马清山 任星 黄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