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生产力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彰显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所在。近年来,新疆以《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指引,着力推进一批营商环境牵引性、关键性、标志性改革,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构建了市场机制有效、政府保障到位的营商环境,全力培育和保护经营主体,促进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量之“进”。如今的新疆正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成为投资者竞相奔赴、扎根筑梦的热土。新疆各级政府积极作为,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各类企业也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产业活力竞相迸发。
这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
这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让办事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这里,市场环境日益公平有序,激发着无限的创新与竞争活力;
这里,法治保障坚实有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
……
“营商环境优在新疆”,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新疆努力践行的生动写照。中宏网新疆将深入探究新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效,展示这片土地上的无限潜力与活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璀璨前景。
中宏网新疆3月28日电 今年以来,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产教联合体,积极构建“政校企”协同发展新格局,聚焦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通就业服务“闭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对接,绘制人才需求图谱。经开区联合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经开区总工会,组建“政校企”联合调研专班,通过“月走访、季座谈”机制,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一季度已走访企业42家,精确绘制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图谱,为精准育才提供依据。同时,围绕经开区“六链两园”产业布局,与企业签订“人才共育协议”,开设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特色班级,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多元招聘,搭建人才供需桥梁。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立体招聘模式,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提供简历诊断、面试辅导等全流程服务,提升求职成功率。创新探索“直播带岗进园区”模式,拓宽招聘渠道。积极组织园区企业参加“春风送岗就业同行”“全国城市联合招聘”等大型招聘活动,扩大影响范围。构建“1+N”校园招聘体系,与3所联合体成员院校开展“双选进校园”活动,累计解决用工500余人。
技能赋能,提升人才发展潜力。创新开发“企业点单+院校接单”培训模式,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推出化工安全培训等定制化培训项目。联合经开区环安局、经开区总工会,邀请院校专业骨干担任实践导师,开发“加氢工艺”“塔板更换作业”“安全生产”等“理论+实操”融合课程,为园区10家化工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与应急能力,推动园区化工产业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同时,充分发挥博士工作站实效,助力企业技术革新和产能提升。(奎屯-独山子经开区市监局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