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新疆7月8日电 2023年2月,20名湖州教师不远万里,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畔到茫茫戈壁。入疆以来,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这片土地上孩子饥渴的心灵,用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点燃一盏盏信心的明灯,用勤劳和奉献为当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春季学期结束时,他们将援疆期满返湖工作,为总结展示他们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本媒体将推出湖州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系列报道,陆续刊登湖州援疆教师(团队)在戈壁滩上、在绿洲里、在沙漠畔用心用情用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育人故事。
郑重,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总务处主任。30多年来,郑重一直坚守在基础教育第一线,以认真负责、勤勉敬业的态度,展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情怀。2023年2月,作为中组部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教师挂职新疆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柯坪县技工学校副校长,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职业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又是一年黄杏熟透,麦浪翻滚,新疆柯坪的夏天如诗如画,却也勾起了他心头的一抹淡淡的乡愁。这是对这片热土深深的眷恋,是对那500多个日夜奋斗历程的留恋。在这个美好时刻,告别的不仅仅是这个已经融入血液的“第二故乡”——柯坪,还有在这里播种的希望、浇灌的梦想和收获的友谊。这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化作了心中另一种乡愁。
踏遍青山人未老 矢志入疆担使命
援疆为什么?这是很多人问他的问题,也让他追问自己很久。记得在援疆第一课上,面对受援学校全体师生,他大声回答: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柯坪县技工学校是一所新办学校,于2022年5月成立,2022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共1000人左右,是柯坪县历史上第一所职业类学校。最初借用的是政府闲置的房子,教室低矮破旧,宿舍狭小简陋,没有操场,没有活动器材,没有实训室,没有报告厅,没有电脑机房,硬件设施非常落后。除此之外,学校在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后勤保障工作、招生培训就业工作、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宣传工作、实训基地建设维护运营工作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很多。
踏遍青山人未老,矢志入疆担使命。来了就干,干了就要干好。他暗下决心,在援疆支教任期内为学校建设、发展竭尽自己所能,描绘出职教事业的美丽画卷,谱写一段柯坪智慧华章。
砥砺前行铸辉煌 桃李芬芳育英才
他始终坚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在柯坪的日日夜夜,他抓紧分分秒秒,让知识的种子在边疆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让智慧的光芒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搬迁新校园。2023年整个暑假老师全员无休,他也提前20多天返疆,平场地,搞卫生,搬桌椅,植树苗,终于在秋季开学之际顺利搬进了新校园。宽敞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温馨的宿舍,干净的食堂……一跃成为“南疆地区硬件一流的中职学校”。优化教学条件。为配合学校“产学研训赛创”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打造高水平教学保障条件,完成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内部组织架构初步完成。强化德育工作。郑重与科室成员一起建章立制,理清思路,系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抓校风建设,促养成教育,做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平安校园”,2024年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县级文明校园。开展师资培训。一年半的时间,郑重规划组织了学校教师德育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对班主任及年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开展了“青蓝工程”,促进班主任队伍阶梯式发展。组织教师考察。一年半时间,我规划开展了“山海工程”,组织了两批次老师跨越关山万里,问道湖州职教,强化与内地学校的交流合作,借鉴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安排学生实训。
2024年上半年,经过长期的积极筹备和协调沟通,郑重安排了20名学生赴湖州相关企业实习。以“识岗、跟岗、守岗、顶岗”的步骤积累职业经验、储备就业能力。加强民族融合。郑重联系了后方爱心人士对需要帮助的困境学生进行捐款捐物资助,心手相连,圆梦助学,让湖柯情谊紧紧相连。成立学校团委。2023年底学校正式成立了团委,凝聚青春力量,共奏时代华章,为奋力推进柯坪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举办校园艺术节。初心不忘砥砺奋进,匠心筑梦不负韶华,两届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技能大赛。郑重参与组织了两届“湖柯杯”职业技能大赛,弘扬工匠精神,助力技能育人,有多名师生获奖,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热情。此外,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管理、深化校企合作、检测办学能力等工作都取得一定成效,确保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发展好”,走好“应用型、差异性、特色化”的办学道路,抢占南疆职业教育制高点。
500多个日日夜夜,郑重亲历了一所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见证着职教事业从无到有的变化。500多个日日夜夜,就像哺育孩子看着他一天天长大,见证着学校从有到优的巨大蜕变。一段援疆支教路,一颗拳拳赤子心。在柯坪“安营扎寨”的日子里,我努力让每一滴汗水凝聚的“辛苦指数”,化作柯坪人民的“满意指数”。
西出阳关皆朋友 满座尽是追梦人
时间荏苒,转眼间援疆工作已接近尾声。他们留下的,不只是一间间明亮的教室、一本本精彩的课本,更有那份深入骨髓的援疆情深。在柯坪的日子里,郑重结识了无数热情的当地居民,他们纯朴的笑容、无私的帮助,就像是浓郁的驼奶、香甜的黄杏和壮美的戈壁,是抹不去的甜美的柯坪味道。郑重深深记得,在一次加班到凌晨2点多钟时,几位巴郎子一直在郑重身边做助手,帮助他完成工作;他深深记得,在我漫步田间地头时,朴实的阿达西硬塞在我怀中的大红枣;郑重深深记得,在他回内地休假时,远方的朋友寄来的新年问候。他们一起植树,太湖水润天山南麓,期待着湖柯友谊枝繁叶茂;他们一起畅饮,古丝路续时代风采,憧憬着湖柯友情天长地久。这片辽阔而充满希望的土地,民族团结的力量在这里得以生动展现。
虽然已经告别柯坪,但这并非终结,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每一位援疆工作者都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追梦人,后来者将在这片大地上继续这份伟大的事业。
轻轻地,我们离开了柯坪,正如当初他们轻轻地到来;此刻,他们轻轻挥手,告别柯坪的白云蓝天。回望着那些熟悉的场景,耳畔似乎回响起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那份对柯坪深深的怀念与牵挂,成为一种特别的乡愁,一种在心中永恒回荡的旋律,它将随着他们的行囊,走遍千山万水,永远珍藏在心底。(图文 柯坪县融媒体中心 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