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疆要闻
  • 兵团要闻
  • 观新疆
  • 营商环境
  • 发展改革动态
  • 重点项目
  • 旅游兴疆
  • 市县动态
  • 师团动态
  • 援疆
  • 金融财经
  • 企业观察
logo 旅游兴疆
  • 中宏网新疆首页 >
  • 旅游兴疆 >
  • 正文

喀什莫尔寺遗址:3万余件文物,揭示丝路文化交融实证

2025-04-27 11:36:5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4月2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成为新疆地区唯一入选项目。这项由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考古项目,历经五年系统发掘,为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交流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图片16.png

4月24日,航拍莫尔寺遗址。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陈文军 摄

  莫尔寺遗址位于喀什市东北方向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外一处高台上,东临固玛塔格山,南望恰克玛克河冲积平原。这座汉唐时期的佛教遗址,主体建筑为覆钵式佛塔,由边长12米的方形塔基、圆柱形塔身及覆钵形塔顶构成,现存高度约12米。遗址周边分布着2万平方米的寺院建筑群遗迹,揭露出45个房间,形成结构较清楚的14处院落基址,推断有佛殿、僧舍、厨房、储藏室等,出土文物超过3万件,涵盖石膏佛像、陶片、丝织品、铜钱等多类文物。

  自2019年起,考古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在清理出的寺院建筑群中,考古人员发现多处具有中原风格的建筑构件。圆塔东北的僧舍出土100余枚铜钱,个别似为剪轮五铢钱。而大佛殿和圆形佛塔东北的“回”字形佛殿则出土“开元通宝”,可以推断遗址的年代可能早到东汉末或魏晋时期,晚到唐代。出土的石膏佛像残件中,一截长镀金佛手引人注目,其造型风格与中原盛唐佛教艺术高度契合,印证新疆作为多元宗教交融重镇的历史地位。

  遗址地层清晰记录了寺院布局,出土文物以石膏佛教造像为主;出现生活用陶与建筑构件的混层堆积,反映寺院功能的转化;地层中揭示宗教格局的演变轨迹。莫尔寺遗址完整地呈现了佛教文化在新疆的传播、发展与本土化过程,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典型样本。

  此次考古运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精准复原了遗址。在佛塔塔基周围发现的排水沟遗迹,展现出古代工匠对荒漠环境的适应性智慧。通过碳十四测年技术与类型学分析,考古团队初步构建起结果早到3世纪前期,晚至10世纪前后的文化序列,为建立新疆南部佛教遗址年代标尺提供了关键坐标。

  喀什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办负责人米热卡米力·买买提表示,莫尔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证实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为共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案例。随着莫尔寺遗址考古成果的持续转化,这座沉寂千年的佛教圣殿,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丝路故事。(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陈文军 张红玲)

素材源:胡佳妮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怡然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